文博场馆的声学环境至关重要,它直接影响观众的参观体验、展品的长期保存以及工作人员的专注度。我们的设计核心目标是:实现极低的背景噪声,保证语言清晰度,并有效控制混响,营造沉浸式的观展氛围。
极低背景噪声:展厅和库房需达到《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》中的高标准,背景噪声级通常要求≤35 dB(A),甚至更低(如≤30 dB(A)),以确保静谧环境并利于珍贵文物(如丝织品、书画)的长期保存。
适宜混响时间:根据展厅容积,将混响时间精准控制在0.8-1.2秒(中频),避免声音浑浊,保证讲解清晰,同时不失空间感。
关键挑战:需解决空调系统噪声、设备振动、人群交谈声、外部环境噪声(如交通声)等多重干扰,且所有材料必须符合A级防火与环保无毒标准。
| | |
|---|
| | 1. 空调系统消声:风管内安装微穿孔板消声器,无纤维散落,满足洁净要求;设备基础进行高效弹簧减振。 2. 围护结构隔声:采用复合隔声墙体(计权隔声量Rw≥50 dB)及密封性极高的隔声门/窗。 3. 顶棚与墙面吸声:大面积使用高品质吸声板(如玻纤吸声板,NRC≥0.90),控制混响。 |
| | 1. 浮筑地台:为精密仪器或重要库房建造“房中房”弹簧浮筑地台,彻底隔绝结构传声。 2. 管路柔性连接:所有水管、风管采用柔性软连接,防止振动传入。 |
| | 1. 电声系统精准调校:与建声设计配合,确保声像定位准确、扩声均匀。 2. 强吸声与扩散处理:墙面做强吸声并结合扩散体,消除回声、颤动回声,保证音质纯净。 |
声学模拟与专项设计:在设计阶段,我们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声场模拟,预测并优化混响时间、背景噪声等指标,提供声学设计专项图纸。
材料与构造顾问:根据场馆风格和预算,推荐最合适的吸声、隔声材料及构造做法,确保声学功能与美学效果统一。
全过程咨询与验收:从方案设计、施工图配合到现场施工指导及竣工后声学测量,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,确保设计目标完美落地。
我们为浙江文博场馆提供的声学设计,是一项融合了建筑声学、噪声振动控制和电声学的系统工程。我们致力于通过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管理,为每一件珍宝和每一位观众创造一个真正安静、纯粹的文化空间。